高适23首经典诗词赏析
高适(约 704 年—约 765 年),字达夫,一字仲武,汉族,唐朝渤海郡(今河北景县)人,后迁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阳)。他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与岑参并称“高岑”。
高适早年仕途不顺,曾客游梁宋,寓居睢阳。后来,他得到宋州刺史张九皋的推荐,任封丘尉。天宝八年(749 年),高适得到唐玄宗的赏识,任侍御史,并随他前往剑南节度使幕府。安史之乱后,他曾任淮南节度使、彭州刺史、蜀州刺史、剑南节度使等职,官至刑部侍郎、左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
高适的诗歌以风格雄浑、气势奔放著称,内容多反映边塞生活。他的诗笔力雄健,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他的代表作有《燕歌行》《别董大》等。
高适在边塞诗的创作上成就颇高,他的作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他的诗歌不仅展示了个人的抱负和理想,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人民的生活状况,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学价值。

1.《别董大》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赏析:这首诗以开阔的胸襟、豪迈的语调,为远行的朋友董大送上了慰藉与鼓励。前两句用悲壮的景色渲染离别的气氛,后两句则以昂扬的情感给友人以信心和力量。全诗既表达了离别的伤感,又展现了诗人对朋友的宽慰和对未来的期望。
2. 《燕歌行》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恒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完美真人官网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赏析:《燕歌行》是高适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诗概括了边地战争的残酷,描绘了士兵们的悲惨遭遇,同时也讽刺了将领的骄奢淫逸和不恤士兵。全诗气势磅礴,感情深沉,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3. 《送李侍御赴安西》
行子对飞蓬,金鞭指铁骢。
功名万里外,心事一杯中。
虏障燕支北,秦城太白东。
离魂莫惆怅,看取宝刀雄。
赏析:这首送别诗既表达了对友人远行的关切与祝福,又显示了诗人的豪情壮志。诗中“功名万里外,心事一杯中”两句,将宏大的理想与深沉的情感融为一体,给人以深刻的印象。4. 《营州歌》营州少年厌原野,狐裘蒙茸猎城下。虏酒千钟不醉人,胡儿十岁能骑马。
赏析:此诗描绘了营州少年的豪迈与矫健,展现了边疆地区的独特风情。诗中的少年形象鲜明,表现出一种粗犷、奔放的生命力。
5. 《除夜作》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赏析:这首诗写于除夕夜,诗人客居他乡,触景生情,心中涌起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诗中的“故乡今夜思千里”一句,真挚感人,道出了无数游子的心声。
6.《同郭十题杨主簿新厅》
华馆曙沈沈,惟良正在今。
用材兼柱石,闻物象高深。
更得芝兰地,兼营枳棘林。
向风扃戟户,当署近棠阴。
勿改安卑节,聊闲理剧心。
多君有知己,一和郢中吟。
赏析:这首诗的前三联写了杨主簿新建厅堂的华美,赞扬了他的品德和才华,后三联则表达了诗人对他的期望和祝福。整首诗既体现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也展示了诗人的广阔胸怀。
7.《秋日作》
端居值秋节,此日更愁辛。
寂寞无一事,蒿莱通四邻。
闭门生白发,回首忆青春。
岁月不相待,交游随众人。
云霄何处托,愚直有谁亲。
举酒聊自劝,穷通信尔身。
赏析:这首诗前两联描绘了诗人秋日里的愁苦,后两联则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知音难觅的感慨。整首诗气氛悲凉,感情深沉,反映了诗人当时的孤独和苦闷。
8.《辟阳城》
荒城在高岸,凌眺俯清淇。
传道汉天子,而封审食其。
且不戮,茅土孰云宜。
何得英雄主,返令儿女欺。
母仪良已失,臣节岂如斯。
太息一朝事,乃令人所嗤。
这首诗前两联写了荒城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后两联则表达了诗人对汉高祖刘邦的不满和对女性的同情。整首诗气氛凝重,感情激昂,反映了诗人对历史和现实的思考和批判。
9.《赴彭州山行之作》
峭壁连崆峒,攒峰叠翠微。
鸟声堪驻马,林色可忘机。
怪石时侵径,轻萝乍拂衣。
路长愁作客,年老更思归。
且悦岩峦胜,宁嗟意绪违。
山行应未尽,谁与玩芳菲。
赏析:这首诗的前两联描绘了彭州山峰的壮丽景色,后两联则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和对人生的感慨。整首诗情景交融,意境优美,展示了诗人的高超技艺。
10.《咏史》
尚有绨袍赠,应怜范叔寒。
不知天下士,犹作布衣看。
赏析:这首诗前两句引用了《史记·范睢蔡泽列传》中范睢与须贾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对范睢的同情和对须贾的谴责。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那些不识人才、埋没人才的人的不满和对那些怀才不遇、不受重用的人的同情。整首诗寓意深刻,感情真挚,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批判。
12.《送兵到蓟北》
积雪与天迥,屯军连塞愁。
谁知此行迈,不为觅封侯。
赏析:这首诗前两句描绘了蓟北地区的严寒和戍边将士的艰苦,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戍边将士的同情和对战争的反思。整首诗气氛悲壮,感情深沉,反映了诗人对战争和人民苦难的关切和忧虑。
13.《同群公题张处士菜园》
耕地桑柘间,地肥菜常熟。
为问葵藿资,何如庙堂肉。
赏析:这首诗前两句描绘了张处士菜园的肥沃和茂盛,后两句则通过对比葵藿和庙堂肉,表达了诗人对张处士隐居生活的羡慕和对功名利禄的淡泊。整首诗气氛清新,感情自然,反映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14.《逢谢偃》
红颜怆为别,白发始相逢。唯馀昔时泪,无复旧时容。
这首诗前两句通过对比红颜和白发,表达了诗人与谢偃分别多年后的感慨和思念,后两句则通过对比昔时泪和旧时容,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人生易老的无奈和悲哀。整首诗气氛悲凉,感情真挚,反映了诗人对友情和生命的珍惜和敬畏。
15.《田家春望》
出门何所见,春色满平芜。
可叹无知己,高阳一酒徒。
这首诗前两句描绘了田家春日的美丽景色,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的孤独和苦闷。整首诗气氛悲凉,感情深沉,反映了诗人当时的处境和心情。
16.《闲居》
柳色惊心事,春风厌索居。
方知一杯酒,犹胜百家书。
这首诗前两句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和诗人的心情,后两句则通过对比一杯酒和百家书,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和对世事的洞察。整首诗气氛清新,感情自然,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17.《封丘作》
州县才难适,云山道欲穷。
揣摩惭黠吏,栖隐谢愚公。
这首诗前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才疏学浅、难以胜任州县官职的自谦,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功名的厌倦。整首诗气氛清新,感情自然,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生活的追求。
18.《九曲词三首》
许国从来彻庙堂,连年不为在疆场。
将军天上封侯印,御史台上异姓王。
万骑争歌杨柳春,千场对舞绣骐驎。
到处尽逢欢洽事,相看总是太平人。
铁骑横行铁岭头,西看逻逤取封侯。
青海只今将饮马,黄河不用更防秋。
这首诗前两联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忠诚国事却未能得到重用的遗憾和不满,后两联则表达了诗人对战争和人民苦难的关切和忧虑。整首诗气氛悲壮,感情深沉,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热爱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批判。
19.《听张立本女吟》
危冠广袖楚宫妆,独步闲庭逐夜凉。
自把玉钗敲砌竹,清歌一曲月如霜。
赏析:此诗通过对张立本女优雅的仪态和超凡的音乐才华的描写,展示了她独特的魅力。同时,以“月如霜”的景象衬托出她歌声的清亮和环境的清幽。
20.《酬裴秀才迪》
男儿贵得意,何必相知早。
飘荡与物永,蹉跎见年老。
长卿无产业,季子惭妻嫂。
此事难重陈,未于众人道。
赏析:此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看法,认为男儿应当追求得意,而不必在意相知早晚。同时,也抒发了自己漂泊蹉跎的感慨。
21. 《送魏八》
更沽淇上酒,还泛驿前舟。
为惜故人去,复怜嘶马愁。
云山行处合,风雨兴中秋。
此路无知己,明珠莫暗投。
赏析:诗中既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不舍,又展现了对未来的担忧。最后提醒友人要珍惜自己的才华,不要明珠暗投。
22.《邯郸少年行》
邯郸城南游侠子,自矜生长邯郸里。
千场纵博家仍富,几度报仇身不死。
宅中歌笑日纷纷,门外车马常如云。
未知肝胆向谁是,令人却忆平原君。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邯郸少年的豪迈与放荡不羁,同时借平原君的典故,表达了对真挚友情的向往。这些诗词体现了高适诗歌的多样风格,有的豪迈奔放,有的婉转细腻,充分展示了他的文学才华和丰富的情感世界。如果你对具体某一首诗有更深入的了解需求,欢迎继续提问。
23《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
嗟君此别意何如,驻马衔杯问谪居。
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
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
圣代即今多雨露,暂时分手莫踌躇。
赏析:这首诗借景抒情,通过描绘巫峡猿啼、衡阳雁书等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被贬的不舍和关怀。同时,诗人在尾联中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宽慰友人,体现了他的豁达胸襟和对未来的信心。